张家港市德积小学位于德积镇区护漕港南路西侧,农贸市场斜对面。现占地面积36018平方米,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,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;有36个班级,1800余名学生,101名教职工;65名专任教师中,大专以上学历的56名,市级教学能手3名,教坛新秀8名;办学条件优越,辟有教学区、运动区、生活区,有标准运动场、多媒体教室、计算机网络终端工作站等现代教学设施。校长:黄长法。
学校经历了由低级单双班、初等小学堂到完全小学的历史变革,由原来的40多名学生,发展到今天的1800余人;由私立学校到公立学校,直至今天已初具规模的市镇小学, 学校充满了一片浓浓的“绿意”。这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各界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。学校的发展,教育质量的提高,可用“厚德尚绿”(即学校的校训)四个字来概括。
据《江阴县继志》记载,学校创建于宣统三年(1911年),属私立新校,设在护漕港文昌庙内。是时,有两个复式班,88名学生,4位教师。1921年,当地“沙棍”陈立初用围圩款在护漕港丰亨桥东堍北侧(南距文昌庙200余米),建造了朝西开的校门、3排15间、呈“H”形校舍,让师生从文昌庙迁来上课,校名为“江阴县德顺乡第一国民学校”,属公立初小。尔后事业发展快,学校声誉好,慕名求学者众。1934年,经江阴县教育局批准,更名为“江阴县德顺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日伪军占据学校,师生被迫转移到文昌庙或借民房上课。
1945年下半年,学校更名为“江阴县丰亨乡国民学校”,并由初小扩大为完小。1948年4月,学校更名为“德顺乡中心国民学校”。当时,身为江阴县国民党参议员,实为中共地下党员的李彩华和地下工作者叶干清在该校任教。不久,校长基于局势不干事,叶干清实际主持学校工作,在师生中组建地下组织“沙光联谊进修会”,进行革命宣传。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,先后有3名教师和20余名师生赴苏北解放区加入革命队伍;同时,学校还是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站,经常接送南来北往的共产党联络员,故而学校曾有“小延安”之誉。
1949年5月,学校改名为“江阴县德顺乡护漕港中心小学”,校长:吉韩志,时有6个班,180名学生。1953年,一至六年级全是双轨,有学生480人。1954年,更校名为“晨阳区护漕港中心小学”,并增设民办幼儿班2个,有幼儿60余人。1962年,更名为“沙洲县护漕港中心小学”。1968年,小学由六年制改为五年制。1969年,小学体制下放。中心校解体,学校更名为“护漕港小学”,归德积公社十一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领导管理。1970——1972年,招收两个初中班,每班学生45名,成为“戴帽子中学”。
1978年,恢复中心校设置,定名为“德积中心小学”。
1982年下半年,学校办起了化工厂,经济实力逐渐增强。从1984年到1992年,学校将所获利润用于建造教学楼,更新教学设备,改造学校环境、改善师生生活的费用共计100余万元。期间,学校教育教学硕果累累:1989年,组织学生参加“全国万校作文竞赛”获“优胜奖”;1991年,学生吴明玉获全国数学邀请赛三等奖;学校小乒乓球队从1985-1992年连续5年代表张家港市苏州市比赛;从1985-1992年,学校教育工作四率(入学率、普及率、巩固率、合格率)年年达到市教育局规定的得奖标准;从1987—1992年连续5年获“文明(双文明)单位”称号;1989年,《江苏教育报》、《苏州日报》、《人民教育》杂志,均发表文章,宣传学校“办厂兴校”的事迹和经验;同年朱建华被授予“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”称号。
从1993年起,学校以推进素质教育,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目标,以科研兴校为总方针,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抓手,努力攀登教育发展新台阶。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。从1997年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。随后参加“九五”规划国家重点课题《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的研究与实践》的研究,并承担了该课题的子课题的研究。课题组人员撰写的科研论文中,1篇获全国级一等奖,4篇获二等奖。2000年获张家港市教科成果奖。
1998年,镇政府征土36亩,投资404.5万元,易地新建德积中心小学,(是年3月5日破土动工,11月28日全校师生喜迁新舍上课),原校址留给了德积中心幼儿园。第二年,附设在中心校的幼儿园正式脱钩,成为经济独立核算的单位。学校内部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,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,2001年学校创成了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,并被命名为“市绿色学校”。2002年,政府投资,学校新建了一座《腾飞楼》,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;同时又征用土地18亩 ,用于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开发和建设。2003年,因镇的合并,学校更名为“张家港市德积小学”。
2002年,全面调整了中心校领导班子,由黄长法同志任中心校校长、小教党支部书记。在新一轮的“课改实验”中,新班子对办学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:提出“以科研为先导,创绿色课堂,打造品牌学校”的强校目标,即“以绿色之教育绿化你我之心灵,以绿色之行为绿化美丽的校园”。学校结合实际,以科研为先导,发掘校本资源,建成了一个包括金桔园、桂花园、柿园、梨园、桃园、葡萄园等总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“小博士综合实践活动基地”。以此为素材出版并使用了校本教材《绿源》。这本书既是教材,又是教案;既是学案,又是学生“实践体验、自主发展”的活动记录袋。初步形成了“实践体验 自主发展”的办学特色,构建了新型的学习方式,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,塑造了学生美好心灵,提升了办学品位。2003年,学校创成了“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”。
三年来,全校教师科研意识强,围绕创“绿色课堂”,在“构建新型的学习形式,提升教育教学质量”上开展了探讨研究,改变了学校面貌。造就了学生,造就了教师,更激活了学校。科研成果被介绍、推广、应用,办学特色被报道,在市内外产生了影响:2004年,《中国教育现代化》杂志以《充满勃勃生机的“绿源”》为题报道了学校,2005年《校园心理》以《江苏张家港市德积小学创特色掠影》为题宣传报道了学校的办学特色,除此,市报上还进行了多次报道。学校承担了市第五届、第六届小学综合实践课题组、语文教研组精品课展示活动;2004年课题组人员撰写的《发掘校本资源,建构办学特色》一文获苏州市一等奖,该文还被推荐发表在江苏《教学研究》杂志上;2005年,学校代表张家港市参加了苏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观摩会,会上得到了苏州市教研员的高度赞扬。近三年中,学校老师撰写的科研论文共有100余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,多篇文章在市“五优评比”中获奖。2003-2005年,连续三年在市综合质量评估中获奖,并连年被评为“市文明单位”。
2005年,政府投资在原操场上建了一座1800平方米的《绿源》大楼,重修了标准田径场,增添了学校设施。
张家港市德积小学的今天是几代人的“厚德尚绿”的体现。
黄长法(校长、党支部书记) 1、负责学校决策、调控、全面负责学校财、物、件管理。
2、主抓党支部建设。
3、全面负责村校管理。
张建华(副校长) 1、主管学校德育工作(含德育处、团支部、少先队、班主任、家长学校)。
2、主管学校体卫、心理教育工作。
3、主管学校后勤、综合治理工作。
4、主管学校工会、红会工作。
5、主管辅导区工作。
6、主管党建和教师思想政治。
揭希望(副校长) 1、主管学校教学工作。
2、主管学校教科研工作(含样本课程).
3、管管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(含实验室、电化教育、图书室、教育信息化)。
4、主管学籍管理。
5、主管师资培养、建设工作。
张惠芬(教导主任) 1、主抓教导处日常工作。
2、抓教学常规管理。
3、主抓教研究和教改工作。
4、主抓师资建设培养工作。
5、主抓数学学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。
宋丽清(副教导) 1、主抓语文学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。
2、主抓健康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的管理和研究工作。
3、主抓教师继续教育工作。
4、主抓现代教育技术工作。
吴晓敏(副教导) 1、主抓学籍管理工作。
2、主抓教育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。
3、主抓科学、艺术、体育学科的管理和研究工作。
4、协助抓好学校人事管理工作。
管立红(德育处主任、少先队总辅导员、团支部书记、大队辅导员) 1、主抓学校德育工作(含团队工作、学生常规管理、心理教育、品德学科)。
2、主抓第二课堂管理(含各类德育活动)。
3、主抓学校宣传、环境教育、小博士农科园活动等工作。
4、抓好学生常规管理。<br>
5、抓好各类班队活动、竞赛活动。
章明霞(大队辅导员) 1、抓好学校宣传工作(含鼓号队、各类文艺演出、宣传活动)。
2、主抓红会工作。
3、主抓升旗仪式、红领巾广播工作。
丁桂兴(教科主任) 1、校本课程的研究、编撰与应用。
2、主抓课题研究。
3、指导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。
黄水琴(教科室副主任) 1、协助抓好校本课程的研究、编撰与应用。
2、协助抓好课题研究。
?
闻和平(总务工作) 1、主抓教育教学的后勤服务工作。
2、主抓食堂、小店管理工作。
3、主抓综合治理工作(含门卫、绿化、卫生)
4、主抓学校基本建设与维修。
黄玉才(会计) 1、协助抓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。
?
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德积镇
为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,共青团建团90周年,近一步加强中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修养,展示青春活力、增强青年教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,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;引导全体青年教师弘扬五四运动“爱国、进步、民主、科学”的伟大精神。学校团支部联合开展庆祝五四青年节放飞风筝,放飞理想团员活动。5月4日下午第2、3节课在阶梯教室举行。
3位团员老师组成一组,小组内负责设计制作。每位青年老师用自己巧妙的双手制作了一只只漂亮的风筝:有的做成了国粹京剧在脸谱,有的做成了卡通的小人物,有的则写上了红红的“中国”两大字……他们寄托了对祖国的美好祝福,对青春的美好诠释,对未来充满希望。
6个组制作的6只风筝在天空自由的翱翔,象征着青年团员老师充满希望,不断向前的精神!
德积小学开展“三带进”课堂教学研讨活动
为提高课堂效率,实现 “和谐高效的绿色课堂”,做到真正减负高效。德积小学开展“三带进”即:预学进课堂、作业进课堂、练习进课堂研讨活动。
市德积小学2009年体育节中国象棋比赛获奖名单<?XML:NAMESPACE PREFIX = O />
11月2-6日,德积小学举行了2009年体育节中国象棋比赛。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:
二年级
第一名:丁致诚(二5班)
第二名:李镇希(二1班)张志高(二4班)? 江涛(二4班)
? 殷圣杰(二1班)
第三名:林镇楠(二1班)丁张俊(二2班)张馨宇(二4班)
黄博文(二5班) 姜浩楠(二5班)胡博康(二5班)
三年级
第一名:沈承颐(三1班)
第二名:陈亦凡(三3班)? 何涛(三4班)
第三名:李源(三1班)? 沈亿(三4班) 严艺鹏(三4班)
四年级
第一名:王雨潇(四3班)
第二名:颜宇豪(四3班)? 沈锦涛(四2班)黄匀(四4班)
? 梁 奥(四6班)
第三名:陆嘉辰(四1班) 刘文锦(三2班)韩 溢(四2班)
周恒源(四5班) 唐 淇(四5班)
五年级
第一名:卞晨伟(五5班)
第二名:顾智敏(五5班)高振元(五2班)王仪龙(五2班)姚振宇(五4班)
第三名:马宗仁(五1班)朱凌峰(五2班)殷鹏(五2班)
? 李文杰(五2班)刘沪昕(五5班)
六年级
第一名:潘隆政(六2班)
第二名:陈? 杰(六1班)展鹏军(六3班)余永波(六4班)
第三名:张旭尧(六1班)费洋(六3班)沈博文 (六3班)
? 陈泽鹏(六3班)许佳亮(六4班)
2009年11月10日
这也可以点评么?哈哈..好激动~我是90年入学的